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岛电影节离“中国的戛纳”有多远?

徐思 数娱梦工厂 2020-02-04



作者|徐  思

编辑|友  子


接下来请出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杨幂!

 

主持人的“催促声”响起时,伊桑·霍克还在红毯上双手插袋摆姿势。这位专程前来站台的好莱坞明星,显然没有预料到亮相时间这么短暂,他左右环顾,直到看明白礼仪小姐“您请”的手势,才不得不将红毯让给下一位嘉宾。

 

这一幕发生在12月1日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的红毯上,第二天便成了微博话题。影迷们忿忿不平地刷起话题#这可是伊桑霍克啊#,没想到电影节大力宣传的国际著名影人,仍然要给国内明星让路。

 

网上视频只给出了部分现场情况。事实上,在伊桑·霍克登上红毯前,主持人还是对他进行了一番隆重介绍,红毯上也有不少摄影师用中英文呼唤他的名字。毕竟,他是今年电影节大师嘉年华的重磅嘉宾。


(主持人介绍时伊桑·霍克在一旁候场,尴尬的双手无处安放)


然而尴尬是肉眼可见的。不仅在红毯上没有主持人“搭话”,伊桑·霍克在大师班现场也遭遇了令人窒息的观众问答。

 

上影节、北影节势头仍劲,金鸡奖重要性大幅上升,FIRST青年影展和平遥影展备受业内推崇…在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影节当中,海南岛电影节无疑是其中最年轻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电影节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规格不可谓不高。

 

然而从现场人士的反馈来看,标榜国际的海南岛电影节距离自己学习的戛纳等顶级电影节差距还不小。

 

“(现场)太糟糕了。”一位参加了伊桑·霍克大师班的观众向数娱君回忆,并指出电影节在翻译、主持、接待等很多方面都比较糟糕。另一位国内外电影节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士更是直白地表示,电影节还在“初级水平”。

 

不过对于新生的海南岛电影节,同行却多了一份理解。

 

一个电影节刚开始就做到完美是不大可能的。”前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展部副主任、亚洲业务总管濮紫霄对数娱君表示,“如果一个优秀的电影节能够长久公正地举办下去,电影人多一个展示平台,这是一个好事。

 

为什么内地近年涌现出这么多电影节?什么样的电影节才能脱颖而出?年轻如海南岛电影节,要如何才能实现真正实现国际化?

 

顶配的海南岛电影节为何尴尬不断?


12月1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开幕。本届电影节首次增设“金椰奖”竞赛单元,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495部影片参赛。


定位于国际电影节,主办方邀请了多位国际著名影人前来站台,包括《蓝宇》《长恨歌》导演关锦鹏、执导《人间合格》《岸边之旅》等影片的日本重量级导演黑泽清,以及执导过《一次别离》等片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好莱坞类型片导演西蒙·韦斯特、丹麦国宝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好莱坞著名演员伊桑·霍克,还邀请了现代菲律宾电影先驱雷蒙德·莱德、马来西亚新锐导演陈翠梅以及中国导演胡伟作为评委。

 

前述电影节经验丰富的人士就对数娱君指出,海南岛电影节比较突出的就是大师班的阵容,而且有政府支持。

 

广邀国际顶尖影人,是海南岛电影节去年一开张就定下的策略。很少来访中国的约翰尼·德普去年来了,连续两年到访的伊莎贝尔·于佩尔今年更是成了评委。


(于佩尔、蒋雯丽、陈思诚等组成的评委阵容)


虽然国际影人阵容可谓顶级配备,然而活动却出现了不少尴尬的场面。并且意外地,都集中在了伊桑·霍克身上。

 

这位数度提名奥斯卡的电影人在红毯上遭遇“冷遇”的视频成为热点后,网友们纷纷质疑主持人的水平、主办方与国际化的接轨程度以及办展能力。

 

除了红毯上的尴尬,大师班现场也让观众们尴尬得捏了一把汗。在伊桑·霍克大师班最后的Q&A环节,一位青年导演发表了冗长的“演讲”式采访,而当一大段感想讲完之后,没人听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网友们戏谑是“实心眼子伊桑·霍克遭遇中国特色窒息式Q&A ”。



也难怪有与会人员向数娱君吐槽,主持、翻译、会务等等,很多方面都很糟糕。

 

本届海南岛电影节首次增设的电影市场交易,也引起了吐槽。12月5日,参加电影节电影市场的Rebecca Davis在社交网站上发出视频,吐槽海南岛电影节的电影市场空无一人,堪比鬼城(ghost film market)。



虽然在不少经验丰富参展人士看,主办方整体运营上经验不足,但在业界人士看来,“一个电影节刚开始就做到完美是不大可能的,这不太可能,因此也不需要太过苛刻。


濮紫霄以上影节举例,“这样规模的国际电影节,海内外注册记者愈千人,注册嘉宾也动辄几千人,联系住宿、交通、翻译等事务庞杂,实则需要几千人的部队来完成。在短暂的举办期间内落实所有事情,并非恒心和毅力能解决,需要时间和人手,这种办展的能力和经验都需要时间积累。


按照濮紫霄的说法,海南岛电影节在举办之前也曾找过专业人士和学者考察并咨询上海电影节的办展经验。


“国外常见的电影节机构组织一般由两部分人员构成,其一是诸如电影资料馆、国家电影局或文化部等常规对本国电影了解的专业人士负责;其二为专门性很强的做节展活动的公司。如此一来,在会展和电影领域都趋于专业化。这一模式也是国外电影节运作了很久才出现的固定模式。”曾多次参加国际主流电影节的濮紫霄向数娱君介绍。


“电影节这些模式,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都还很新鲜,都在一个摸索和探索的阶段。除了要向海外那些成熟的电影节学习之外,还要结合中国本身的状态,路还挺长。”一位电影圈内人士对数娱君表示。

 

中国电影节为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杭州亚洲电影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当数娱君在第三方平台上搜索“电影节”,发现近年来有无数电影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中不少并没能引起足够的水花。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新的电影节?


濮紫霄从选片人的角度来解释,“近年来,中国电影的量和质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不可能所有的电影都能在电影院被看到,电影节提供了一个除了院线外更为多元的展示平台。此外,电影正常的商业上映多为票房主导形式,院线的排片经理和宣发公司关注的点与电影艺术本身关系不大。从电影节主办方的出发角度来看,也希望能够鼓励多元的电影被发掘被展映。


前述圈内人士介绍:“如今第三产业的发展、跨文化产业的结合成为新的动向,如现在兴起的旅游业+电影产业。电影节的产生也跟地方政府的扶持息息相关。很多政府和地区希望通过某个电影节来拉动旅游,塑造城市名片。


以海南国际电影节为例,本次电影节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不可忽视的是高层政策的支持。


2018年4月14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支持海南举办国际电影节,试图将电影做成海南新的旅游名片,带动旅游、会展和周边消费。


“海南岛电影节既有拥有节展活动的特性,又有文化活动的特性。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也是同样的模式,都选址在本国风景宜人之地,让参加电影节也成为消费好去处。”濮紫霄表示。


对于电影节越来越多,不同于外界舆论,业界人士的态度积极。


“电影节的增加,为电影人提供了更多的平台来展示作品,也能形成良性的沟通交流,促进电影产业发展。而且,现在的影节和影展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比如上海就有个酷儿,北京有个女性影展等等,这些类型的细分是个好现象。”一位参加各地电影节的编剧岳漟(化名)表示。


电影节到底该如何脱颖而出?


中国电影节数量众多,然而真正能做成国际影响力的屈指可数。


当数娱君提到印象深刻的电影节,电影人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些具有个性的国内电影节,包括仅做过三届的“铁象电影大赏”、定位于新人发掘的FIRST青年电影展和贾樟柯发起的平遥国际电影展。 不过这当中铁象仅举办了三届就已停办,影响力早已不在。


部分在发展中的纪录片影展,女性影展等主题性较强、具有独立精神的电影节同样被看好。由此可见,真正得到业界重视被业界看好的都是具有独特优势和公信力的影展。


而拥有政府扶持、处在初期阶段的海南岛电影节的发展之路也为电影人所密切关注。


“从阵势来看,海南岛电影节做得还不错,也配备了基本的竞赛、展映、创投、市场等板块设置。竞赛单元相对较少,期待后续的发展。”前述电影人从板块角度加以评价。


(海南岛电影节今年设立了主竞赛单元“金椰奖”)

 

然而海南本地缺乏电影产业基础,距离电影中心太远,在经验上也自然与上影节、北影节存在不小的差距,而电影节本身的文化积累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同为官办,海南岛电影节和金鸡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题竞争。

 

从今年开始,金鸡奖从两年一届重新改回每年一届,并且也增设了展映,强化电影节属性。考虑到官方希望借此争取大陆在电影文化的话语权,金鸡奖的重要性显然大幅提升,未来规格和片单也不容小觑。

 

从今年公布的片单来看,海南岛电影节有意在发掘自身定位。本届电影节特别设立了“天涯海角”、“采珠拾贝”、“焦点影人”等8个展映单元,每个单元都囊括了不同类型的影片。

 

数娱君总结片单后发现,海南岛电影节一方面是以更多国家、更多主题、专题展映的方式尽可能实现片单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深挖经典,从老片和电影人来强化电影节的积淀和内涵。



不少业界人士也反馈,今年的片单和国际影展仍然有距离,不过相比去年有不小进步。

 

“我看了剧情长片的入围名单和影展片单,气质还是不错的,但其精神内核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还是要看发展。”前述电影圈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选片并非易事。曾从事选片工作的濮紫霄也向数娱讲述了其中困难:在早期,上海电影节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知名度,在亚洲范围不如东京和釜山,因此公开征集影片非常艰难,需要做大量的电影节宣传工作。

 

“当时,我们也曾借助柏林电影节平台举办多场酒会,邀请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其他记者共同推广上影节。也会去拜访各个国家的电影委员会,请对方推荐电影人或者我们主动出击。随着上海电影节影响力上升,征集工作才得到改善。

 

而电影节无奖金的属性也减弱了部分电影人的参展吸引力。而对于另一些电影人来说,是否参展关键在于该电影节对艺术本身的追求和尊重以及评奖是否具备公信力。

 

选片其实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电影人向电影节提交影片放映、参赛,实际是对这一电影节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认可。电影节向电影人展现的形象会影响入围影片的成色。电影节的主动选片也有风险,选片人需要对征选影片的国别、国家文化背景、影人过往作品等有基本的判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濮紫霄介绍。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电影人对于评奖公信力也十分看重。

 

有一些单一的评奖活动不公开评委及其评奖理由,对公信力其实会有影响。但像电影节一定会宣布每届的评委阵容、具体奖项类别、宣读获奖评语。通过公开评委,可以感受到电影节对观众的尊重、选片的自信程度、评委对影片的把握程度。只有口碑好和公信力好,才能吸引更好的影片参加。但建立口碑和公信力,需要时间。

 

对于海南电影节,一位电影圈内人士这样表了他的期待:“我能感受到海南比较注重从电影和艺术本身出发,希望能够慢慢变成下一个上海和北京。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